黄圣女果
黄圣女果是一种椭圆形的水果,果皮呈黄色,果型相对较大,果实皮较厚,颜色鲜黄,品质相对较好。黄圣女果在7-8月份成熟,外形为椭圆形,成熟后呈黄色,外观艳丽,品质好,硬度高,耐储存,耐长途运输,因此商业性较好。黄圣女果具有生津止渴、健胃消食、清热解毒、凉血平肝、补血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效,可治口渴、食欲不振。

形态特征
黄圣女果一般是在7-8月份成熟,外形为椭圆形,成熟后黄色,外观艳丽,品质好,果实硬度高,耐储存,耐长途运输,所以商业性比较好。
分布范围
主产区为两广、山东、福建、云贵等地。
栽培技术
一、播种育苗
1、播种时间
移栽前播种50~60天,秧龄45~50天,用72孔板育苗。
2、苗期温度
出苗后温度维持在18℃~23℃。
3、壮苗要求
株高10~15厘米,茎直径是3~6毫米,叶子的数量是3~5片,子叶完好无损,茎和叶的部分没有病斑,根生长点白、多,毛根系发达。
二、定植管理
1、整地和施用基肥
移栽前,应犁地,并施足基肥。耕地约30厘米,每棚施用腐熟有机肥和干鸡粪7000千克,复合肥25千克/667平方米。
2、做畦
为提高土壤温度,采用宽90厘米的小高畦,然后在高畦中间开一条宽25厘米、深8厘米的小沟。铺上塑料膜,种植两行间距为35厘米的圣女果。
3、种植密度
日光温室、大棚圣女果栽培密度应小,防止相互遮挡,不利于通风和透光而发生过度生长,一般密度为3500株/667平方米。
三、结果前期
1、温度管理
适宜的日间温度为26°C~30°C,适宜的夜间温度为15°C~20°C。温室内可预留吊窗,并可附加90厘米宽的密封纱网降温通风。腰风可保持在温室两侧距离地面1米处,可贴90厘米宽的密封纱网。
门上可悬挂纱网,形成高度差,使空气循环形成气流,降低温室内温度。此外,还可以在薄膜上加遮阳网,以降低日光温室或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。
2、水分管理
要求浇灌果实而不是浇灌花朵,以促进为主。应该在早上浇水,而不是在炎热的中午,避免刺激圣女果茎基部,造成茎腐病。为了减少地面温度,可以及时浇水,但为了防止过多的水,特别是要防止土壤水分过多。
因此,选择好排水壤土或砂质壤土高畦培养。此外,遇高温天气时,可浇“过膛水”,浇水后要及时耕作,防止积水;圣女果移栽后应以促进为主,不要蹲苗。
3、疏果
在高温或低温季节,圣女果坐果率低。开花后,将圣女果灵蘸抹在花柄结节处。第一个穗蘸4-5个花,第二个穗蘸6个花,第一个穗留下3-4个果实,第二个穗留下5-6个果实。其余的花和果实都要疏除。
4、植株调整
为了提高通风和光照条件,减少占用,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。圣女果还必须构建框架,框架形状可以用单杠列,锥模型,花框架和人字框架。框架搭建后,需要及时绑蔓。
随着植物生长,每3~4叶进行绑蔓,使枝叶均匀地固定在框架上。当剩下的果实数量足够时,在最后一个果实的上方留下两片叶子,然后掐掉尖部。
5、盛果期及后期管理
圣女果果实的第一穗增长到核桃大小的时候,幼果将转到快速扩张时期,这个时候要结束蹲苗,追肥浇水促进果实发育。当果实从绿色转到白色,浇水追肥,之后每隔5~6天浇水。
日光温室或大棚的温度不应超过35℃,适宜的温度为白天25~26℃,夜间15~17℃。因此,要增加通风量,通风面不能小于棚体面积的20%,当室外夜间温度不小于15℃时,昼夜通风。

主要价值
食用价值:适合生吃或做成沙拉、果汁等。
生长习性
圣女果生长发育适温为23~28℃,夜温为15~18℃,平均气温在18~21℃之间,日最高气温在20~24℃之间,日照平均每天达5小时。对土壤湿度要求为60~80%,以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PH为6~6.5的微酸性土壤为宜。
功效作用
1、补充维生素
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,具有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等作用。圣女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烟酸等,所以圣女果可以补充维生素。
2、润肠通便
因为圣女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纤维,所以食用后可以补充水分,促进胃肠道蠕动,改善大便干燥、排便困难等症状,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。
3、抗氧化
圣女果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。两者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,可以减少色素沉着,避免面部发黄。
营养成分
圣女果既是蔬菜,又是水果,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、有机酸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P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E、果胶、叶酸、锌等营养成分,可以生吃,也可以煮熟吃。由于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性的作用,因此,适量吃圣女果可以延缓衰老,还能减少色斑沉着。圣女果进入肠道后,能促进胃肠道蠕动,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。分解后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脂、降压作用,对身体益处较大。
病虫防治
1、防治原则
按照防治原则开展综合防控。在病虫害发生前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。根据疾病发生时间,每7-10天进行一次优质预防。
2、农业控制
选择抗病品种;合理施肥,增加磷钾肥,增强圣女果植株的抗病能力;与非茄属蔬菜轮作,改善土壤理化性质,消除病虫害来源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
3、物理防控
主要害虫有粉虱、蚜虫和斑蝇。如果使用设施栽培,所有通风口都用蚊帐封闭,还可以每30~50平方米挂一个黄色板杀死成虫。
4、化学防治
使用低毒、低污染的农业进行治疗和控制。